近日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将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以半导体、新型显示、现代通信、能源电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为突破口,巩固延伸产业链条,引育壮大优势企业,拓展延伸应用场景,打造产业创新生态。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重点任务进行推进。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于稳定工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我省将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梳理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科技需求,研究形成产业技术需求清单,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挥创新平台作用,聚集创新要素资源,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
在延伸电子信息制造业链条方面,我省将实施集成电路向“芯”突破工程,带动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新型显示创新“视”界工程。深化基础材料、面板及模组、显示终端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推进“材—屏—端”有效契合。实施现代通信星网筑基工程,培育发展覆盖芯片、模组、终端、应用、服务等上下游各环节的卫星通信产业生态。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省将联合京津完善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链图谱,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产业链共建共享对接,打造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平台,携手解决产业链堵点卡点,联合开展产业链招商。联合京津整合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认,提升京津冀协作配套能力,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一体发展。
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在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建设方面,我省将滚动实施百项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善项目库实施清单管理。开展试点示范,推动雄安新区、石家庄、沧州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促进北斗在工业制造、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领域创新应用,以场景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智能光伏、智慧康养、智能体育、先进计算等试点示范和典型应用,争取更多项目和企业入围国家试点清单。
我省将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组织招商,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关键领域,组织省内重点园区、企业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小团组精准招商,积极引进补短板、强弱项的企业和项目。
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将促进软件产品创新应用。”该负责人表示,“以用为先”推动工业软件发展,出台工业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推荐目录,推动我省工业软件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健全生态”推动开源软件发展,打造以工业开源软件为主的河北开源社区,推动开源人才培养。“创新引领”推动首版次软件发展,遴选30个首版次软件产品,提升我省软件企业产品影响力。
围绕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将延长链条,构建河北省一体化算力监测调度平台,推动京津冀算力一体化统筹布局。大力发展算力产业下游的大模型、云服务等算力服务产业,加快形成完整的算力产业体系。延伸应用,开展“大模型+制造”试点,探索行业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延展生态,推动一批龙头企业生态在河北落地,加快推动算力向智算化、绿色化发展。
我省将实施软件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库。培育1至3个省级软件园区,提升软件产业承载能力,推动企业入园成群。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完善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图谱,围绕产业链短板弱项制定补链强链企业引育计划,联合开展堵点招商。加快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