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我们终于拿到钱了,心里的大石头可算落地了!”为讨薪奔忙的老董在拿到钱的那一刻,话语中满是对法官的感激。
原来,2024年初,董某等五人在刘某承包的某工地工作。工程完工后,因一时无法结清工人工资,刘某便给董某五人分别打下欠条。后董某五人多次催要工资,刘某却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董某五人只得分别诉至法院,要求刘某支付欠付工资。
接收案件后,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让其“劳有所获、劳有所依”,承办法官迅速着手,展开行动,考虑到五起案件被告相同、案情基本一致,法官决定五案一并调解。首先,仔细查阅了五起案件的卷宗,梳理了其中的关键证据和争议焦点。鉴于被告刘某的多次推脱,法官决定主动出击,先通过电话联系刘某,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但电话中刘某依然试图敷衍,找各种借口强调自己资金周转困难,短期内无法支付工资。
面对刘某的消极态度,法官没有气馁,立即安排了与刘某的当面沟通。谈话中,承办法官严肃告知刘某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不仅违背道德准则,更明确指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从民事责任到可能面临的刑事处罚,逐一释明。最终,在法官苦口婆心的劝说与义正言辞的剖析下,刘某与董某等五人分别达成调解协议:刘某十日内付清全部欠款。这才有了开头一幕,董某等五人拿到工资电话向法官表示谢意的暖心场景。
五起纠纷的妥善处理,不仅高效解决了系列欠薪案件,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担当。下一步,易县法院将继续秉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主动作为,努力让农民工“薪”中无忧,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