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

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多方协同+专业赋能” 构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化解新思路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作者:高歌 高雪  2025-3-27 15:40:55

  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纠纷化解,创造性地引入了“第三方咨询”的方式,妥善化解了一起超过20年赔偿期限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既使得调解方案更加客观、公正,提高了案件处理结果的可信度,也为当事人节省了数月的诉讼周期及数千元的鉴定成本,节省了司法资源,实现了效率与公正的双赢。

  在该案中,康某于2002年8月15日骑三轮摩托车摔倒后,在某医院治疗左股骨干中段骨折时因大量出血导致截肢,术后双方发生争议。2003年1月17日,双方达成民事调解,院方已履行赔偿义务。2006年8月8日,康某提出再审申请,2008年1月16日再审确定院方支付20年包括残疾辅助器具费在内的赔偿金。现给付年限届满,康某仍需安装义肢,因物价上涨,原本35100元一套的义肢涨至57050元,康某诉至法院,主张院方继续给付两个更换周期(八年)的残疾辅助器具费。

  主审法官李凤蕊仔细分析案情,发现本案系超过生效文书确定的给付残疾器具辅助费年限,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配置辅助器具的案件,原鉴定机构确定的假肢价格,因物价上涨等因素与康某现在的主张金额差距较大,以往类案均需重新鉴定,以确定假肢现有价格。但涉及医疗纠纷案件的鉴定,往往鉴定周期长、费用高,考虑到康某现残疾程度高、生活困难、缺乏经济来源,急需资金更换假肢,李法官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决定突破传统诉讼程序依赖司法鉴定的单一模式,创新性地引入“调解+第三方咨询”的多主体复合解纷模式,促使双方能够迅速达成一致,解决康某的燃眉之急。

  引入专业力量

  李凤蕊法官与秦皇岛市医学会、秦皇岛市医疗调解委员会等专家和行业性调解组织开展联合座谈,医学会与医调委多是医学专业相关人士,依托其长期处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专业经验和在辅助器具领域具备的丰富知识,对于义肢的价格进行前置评估,三方共同探讨案件的解决方案更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弥补了法官在医疗技术领域的认知局限,也提高了当事人的信任度。

  广泛市场调研

  法官联系多家医疗器械生产公司,详细咨询各家义肢的具体金额,要求其出具情况说明。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取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义肢的价格信息。根据康某的实际需求,在多家公司的各类价格中掌握平衡,为确定合理的方案提供了丰富的市场参考依据。

  全面综合评估

  法官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将专家意见与市场调研的结果相结合,避免了单一主体可能存在的主观偏差,综合评估了康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医院方的承受能力,力求在双方利益平衡的前提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最佳调解方案。

  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法官对双方当事人开展了细致入微的调解工作。李法官首先详细讲解了调解方案,展示了此前通过严谨程序所获取的客观、权威的证据材料,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事实基础。同时向院方阐述了康某目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需求,并从院方的长远发展和声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成功调解。

  在本案中,主审法官充分考虑到康某残疾程度高、生活困难、缺乏经济来源的现实需求,突破传统鉴定程序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限制,优先保障当事人的生存权与健康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审理思路,并对推动对抗式诉讼向协同型解纷转变进行了有益探索,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价值取向,为类案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审理思路。

责编:檀旭涛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