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文教

每天2小时,活力满校园——河北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探访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2025-3-21 8:55:37

  今年2月,省教育厅发布《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自2025年春季新学期起,在全省中小学推行优化课程安排等11条措施,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这些新举措落实得怎么样?活动时间如何保障?师资如何解决?场地够不够用?记者就此进行探访。

  3月17日,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学生在上体育课。 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摄

  ■活动时间如何保障

  3月17日上午10时10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主校区操场沸腾起来。

  学生们有的打羽毛球,有的丢沙包,有的跳绳,还有的在踢球,操场上欢笑声此起彼伏。

  这个学期开始,草场街小学的学生发现课表悄然“变身”:不但小课间延长至15分钟、大课间35分钟,还有每天一节体育课。

  “这学期,我每天都可以和同学们踢球了。”草场街小学五年级15班学生崔颢霖说。

  记者见到他时,他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还冒出了一层汗珠。

  “多了5分钟,上厕所再也不用匆匆忙忙地跑了。平时大课间才能玩的活动,现在也可以玩起来啦!”正在打羽毛球的五年级18班学生卢思瞳说。

  课间延长的5分钟,还有增加的体育课从哪里“挤”出来的?

  “我们把每天的第一至六节课从原本的40分钟一节调整为35分钟一节,平均分给几个课间。”草场街小学南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燕介绍。

  此外,草场街小学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在保持每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地方课程等灵活时间开齐开足体育课。

  据介绍,草场街小学开设了跳绳、足球、网球操、皮筋操、八段锦等体育特色课程。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让孩子们更愿意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

  “我踢毽子从连续6个增加到了17个”“我跳绳现在每分钟能跳200个”……提起新学期体育锻炼带来的变化,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战绩”。

  “特色体育课程设置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运动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王燕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各学校不仅在体育课程、活动时间上落实新规,也在课后服务时段中增加体育社团项目,确保学生每天能有不低于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盐山县第四中学先后成立了田径社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跳绳社团,为学生拓展体育运动空间。

  “仅跳绳社团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盐山县第四中学校长赵福健介绍。

  盐山县凤凰路小学在社团活动中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步增多。

  “以前我们开设了足球、篮球、围棋、乒乓球、轮滑、冰球、武术、田径等体育项目,上周又新增了射箭项目,让学生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习惯。”盐山县凤凰路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张淑霞介绍。

  在张淑霞看来,体育锻炼项目应该是有趣的,是学生喜欢的,应该是让孩子畅快出汗的。

  “体育课内容不应只有简单的踢腿拉伸、列队跑圈,要有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负荷。”张淑霞说。

  ■场地问题如何破解

  “滑行过程中觉得要摔倒的话,要迅速降低重心,让戴着护具的地方先着地……”3月18日下午,邢台市马路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邢台市滑冰馆上体育滑冰课。

  孩子们在滑冰馆教练刘柏辰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滑冰技巧。一节课的功夫,他们就从滑冰“小白”到能踉跄起步了。

  这是马路街小学探索的体育第二课堂上课的场景。

  课间延长、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增加,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有专业的场地,并且能接受专业的训练,自2023年9月起,马路街小学探索体育第二课堂。目前,学校将一二三年级的游泳、滑冰、羽毛球三个项目“搬进”了专业场馆。

  “体育第二课堂就是选拔出热爱该项目的学生到专业场馆,请专业教练进行教学,缓解了教学场地紧张、专业师资匮乏等难题。”马路街小学副校长刘杰介绍。

  除了利用专业场馆,马路街小学还根据各校区的场地情况,制定了灵活的体育场地利用方案,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运动空间。

  主校区让学生“走出去”,充分利用学校附近的邢台历史文化公园,进行跳绳、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训练等。

  东校区和南校区则将学校操场划分为固定区域,如趣味游戏区、体能训练区、专项运动区等,每个班级每周轮换两次运动场地,确保学生课间能体验不同的运动乐趣。

  “每个校区因地制宜,让学生在有限的场地都能开展体育锻炼。”刘杰表示。

  为解决体育场地和设施问题,草场街小学充分挖潜校内可用资源,将走廊、校园“边角料”等转变为“微操场”。

  草场街小学振新校区有28个教学班,但是只有一块操场,为了拓展运动空间,该校区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分层+分段的课间活动体系。

  “为避免操场过于拥挤,我们特别设计了时空交替方案,让一楼和二楼的班级错峰开展户外运动。未轮值户外运动的班级则在教室进行微空间体能训练,通过室内操、平衡训练等动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性发展的运动机会。”草场街小学振新校区副校长刘洁说。

  最近,他们还结合走廊、操场、教室等空间,分区域打造趣味地面游戏。走廊设置跳房子、数字迷宫等文化运动区,教室微空间活动区域,搭配“课间微任务卡”,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师资从何而来

  记者采访发现,课间延长、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增加对中小学师资也是考验。

  以草场街小学为例,学校目前有专职体育教师17名,全校有教学班155个,即使专职体育教师超课时量上课,也很难完成全部班级的教学任务。

  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怎么办?多名受访学校负责人反映,内部挖潜是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

  记者发现,各中小学每周的五节体育课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另一部分是各学校通过统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开设的特色体育课程,比如体育游戏课、体育活动课或地方特色体育课等。

  草场街小学把体育课按课程内容进行分类,体育与健康课由专职体育老师来担任,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游戏课则由兼职体育老师担任。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会安排专职体育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体育教学能力,同时及时发布课程的内容或者开展集体备课,让兼职体育老师掌握教学重点。”刘洁说。

  马路街小学则提出了“人人都是体育教师”的理念,在专职体育教师的基础上,让班主任、副班主任、学科老师还有家长志愿者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专职体育老师每个班每周上2节课,班主任、副班主任、家长志愿者各上1节课,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目标达成。”刘杰表示。

  此外,不少学校还尝试借助“外力”,充分引进体育俱乐部、社团等外部资源,优化体育师资。

  以马路街小学体育第二课堂滑冰课为例,在邢台市滑冰馆,每20名学生一组,每组配有一名专业教练和一名助教。

  “不但让学生有人教,还能教得好。”刘杰表示。

  不仅是学校,河北省多地教育部门也积极探索解决体育师资不足问题。

  盐山县教育局在12个学区实行教师“走教”,让体育教师“按需流动”。

  廊坊市教育局鼓励各学校通过与高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专业学生建立到校助教助训、优化调配体育教师课时、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设立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购买特色课程服务等方式,多渠道补充师资力量。

  “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扎实推动各地中小学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让每一个孩子都受益。(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

责编:李宏鹏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