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仚生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的功能定位,以提升立法质量为关键,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1部、通过19部,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42部、自治县单行条例5部,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53件,在提供高质量法治供给上展示新作为。
重点领域立法取得丰硕成果。围绕经济领域,修订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对预算执行、调整及政府债务、审计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细化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的制度规范。修订安全生产条例,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和重要节点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作出合理规范。修订电力条例,依法维护供电、用电秩序。制定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对测绘标准规范、成果管理、信息共享等作出规定。审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为建设交通强省提供法治支持。围绕民生领域,制定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明确各方责任和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管控措施,保障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安全。修订动物防疫条例,规范检疫管理,完善防控机制,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审议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条例,为保障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提供法治支撑。围绕社会领域,制定平安建设条例,保障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建议。修订消防条例,强化关键点管控和各方责任,切实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发生。修订实施《工会法》办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修订档案条例,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加强档案保护和利用。修订涉案财物价格认定条例,明确价格认定范围和程序。修订征兵工作条例,推动构建程序完备、责权明晰、快捷高效的征兵工作体系。修订法律援助条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地方立法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进一步增强。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确保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修订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依法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修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加强立法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统筹立改废清,对省本级法规开展全面清理,全年打包废止7部、修改18部,切实维护法制统一。认真开展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立法后评估。指导邯郸、邢台、保定和唐山四市开展陶瓷文化保护协同立法,开启省内协同立法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