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期县人大常委会组成由部分委员、人大代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到一中食堂、鼎盛食品、华玉白菜、供销大厦超市等地,对《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履行监管责任,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食品安全法》在我县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连续多年获评A级等次。
(一)机构健全,落实责任。成立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安办设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我县食品安全形势、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监管责任,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主管部门牵头负责,齐抓共管,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各乡镇(街道)也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了食品安全监管员,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了乡镇年终考核。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借助政府网站平台和机关网站开设食品安全宣传专栏,联合县电视台开办《食品安全法》宣传专题。同时,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契机加强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
(三)加强监管,保障安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是严把准入关口。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坚持先证后照,依法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核发行为。二是加强安全监管。按照“四统一”(统一检查项目、统一检查内容、统一检查方法、统一检查要求)标准化监管思路,设计印制监管表,实行统一规范的日常监管,及时向基层和企业通报发现的问题,做到巡查一次、规范一遍、通报一家、警示大家。三是做到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在日常监管中,认真开展六查六看,切实加强对食品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的监督检查。同时,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散装食品、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
(四)创新机制,构筑屏障。目前,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实现了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监管一条龙的监管模式,初步建立起一套源头可控、去向可查、问题可溯、责任可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全县形成了上下统一、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推动实现食品安全标准化监管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深入。相关部门宣传的广度、深度还不够,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自律意识缺乏,消费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不强。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仍然存在盲区。除食品生产企业和大中型餐饮企业外,食品“三小”数量众多,特别是农村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意识差、基础设施落后、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做到监管全覆盖。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专业监管人员较少、年龄结构老化、监管能力不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投入不足,大多数农村农贸市场不具备快速检测能力,检测水平不高。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单一,多以巡查为主,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大。
四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县食安办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不够充分,部分监管环节缺位,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互通量少,联合执法频率低,责任不够明确,在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和环节的监管中相互交叉、相互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县政府要将《食品安全法》纳入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体系,提高执法主体、生产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超市等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和食品生产经营者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及时准确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和必要的工作信息,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透明度,引导群众参与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守法经营意识,努力形成广大群众知法懂法、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消费者用法维权、监督者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工作重点,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工作重点,严把食品安全关。加强对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抓好源头治理,加快建立完善县乡两级共用共享的食品安全电子信息追溯平台;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对“三小食品”经营落实好监管责任,健全长效机制,消除监管盲点;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质量,保证食品流通经营秩序规范有序。发挥食品安全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的作用,延伸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利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预制菜等监管力度,扩大食品安全监管的覆盖面。
(三)加大执法力度,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实效。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在科学合理组织日常食品抽检工作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定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从严惩处,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在人员、经费、检验检测设备配置等方面向基层监管所和执法一线倾斜,将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基层一线,壮大基层所的执法监管力量,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执法能力出众、工作作风优良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丰富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特别是加强网络食品交易行为(网络外卖订餐)的监管,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全力探索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新模式,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完善协调机制,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配合协调不力等问题。充分发挥县食安办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牵头作用,促使各职能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职责,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协调配合,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无缝对接。支持和鼓励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及时揭露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负责、群众参与、各方面协同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