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人大报刊作为人大机关的宣传平台之一,通过宣传报道基层治理,对于完善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宣传推广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成就和优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我国基层治理实践和理论创新,具有积极价值。
人大报刊宣传报道基层治理意义重大
人大报刊宣传报道基层治理可以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题中之意。“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人大报刊是宣传人大工作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平台,更是普法宣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作为人大报刊,以宣传报道基层治理为抓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对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最好诠释。
人大报刊宣传报道基层治理可以更好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是各级人大的职责使命,作为人大报刊更是职责所在。作为人大报刊,以宣传报道基层治理为抓手,通过深入家站、走近代表,更好地宣传人大工作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助力基层治理的同时,“让人民走进人大,让人大走近人民”,全面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生动讲述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的精彩故事,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深入人心,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彰显。
人大报刊宣传报道基层治理可以更好地激发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更是人大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对象。人大代表多数在基层,离群众最近,最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和所需所愿。基层群众需要什么,人大代表就解决什么,人大报刊就宣传什么。石家庄市新华区人大代表通过“两条线一张网”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邯郸市以人大代表热线执着坚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沙河市人大代表通过“数字人大”履职行权……人大报刊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在充分展示代表风采,讲述代表故事的同时,更激励和推动人大代表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履职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联系选民群众,推动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让基层社会更加和谐。
人大报刊宣传报道基层治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2019年,图书出版单位、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在全国试行,标志着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评工作进入新阶段。开展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体现出版单位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和激励出版单位建章立制提升社会效益的有力举措。作为人大报刊,在宣传人大工作、人大制度的同时,通过系统有效的法治宣传,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传推广基层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典型经验,让基层群众更好地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让民主、法治、公正、和谐更加深入人心,对于提高人大报刊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具有重要价值。
人大报刊宣传报道基层治理优势明显
人大报刊具有立足人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领导下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载体,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具有重要的职能定位,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上拥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地方人大对于事关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具有决定权和监督权,对于加强和完善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人大报刊作为人大机关刊物,肩负着宣传人大工作和人大制度的重要使命。宣传好人大职能作用,发挥好人大政治优势,推广好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成就和优势,既是人大报刊充分参与和融入基层治理的力量源泉,也是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人大报刊具有对接“府院”的业务优势。在我国,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鉴于此,人大和“府院”之间便有着法律规定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也就有了工作上的业务联系,这种联系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人大报刊对接“府院”的业务优势。工作中,“一府两院”在基层治理工作中采取的有效举措、取得的治理效能,不仅是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关注的重点,也是人大报刊宣传和推广的对象。出于工作上的“优势”地位,无论是宣传时效,还是宣传质效,人大报刊都要略胜一筹,且备受“府院”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青睐,在积极主动对接宣传的同时,客观上发挥了人大报刊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人大报刊具有联系代表的资源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具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天然优势,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过程、全身心投入基层治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和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而作为代表机关业务部门的人大报刊,依托联系代表的资源优势,充分展示和反映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和效能便是“近水楼台”。
人大报刊具有普法宣传的平台优势。“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普法宣传是法治社会建设和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人大报刊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宣传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普法宣传优势,不仅可以及时宣传人大所立之法,让法律法规走进田间地头,让法治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还可以通过宣传代表家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金点子”,让人大立法更接地气,更能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达到立良法促善治的宣传质效。
对人大报刊宣传报道基层治理路径的思考
人大报刊通过栏目设置聚焦基层治理。栏目是报刊刊发特定内容的专栏,具有稳定的刊发周期和内容定位。如果说报刊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一条条枝干就是它的栏目,而大树枝头的花果就是组成栏目的一篇篇稿件。由于树木的品种不同,枝干花果也千姿百态;同样,报刊定位不同,其栏目设置和稿件选择也有所区别。对于人大报刊而言,通过设置有关基层治理的栏目,刊发相应内容的稿件宣传报道基层治理。以《公民与法治》为例,通过“立法与监督”专栏,宣传报道各地方人大参与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方法,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通过“府院之窗”专栏,宣传报道政府行政执法改革、人民法院溯源治理调解纠纷案例、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作做法,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维权专线”“要案纪实”“析案说法”等栏目,以具体案例引导基层治理走向规范化、法治化,不断提升人大期刊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人大报刊通过采访报道关注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为包括人大报刊在内的新闻媒体工作者提升工作本领、增添工作底气提供了重要遵循。“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关键就是要深入基层,不断增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风和文风。人大报刊采编人员,通过深入基层采访,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同时,宣传报道基层治理。依法治理基层矛盾纠纷的平乡路径、数字赋能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沙河实践、“三下三进三联动”诉源治理促和谐的正定经验,无不是《公民与法治》采编人员深入一线聚焦基层治理的具体体现。
人大报刊依托代表家站助力基层治理。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包括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内的代表家站绝不是“装饰品”,而是用来广泛联系基层群众,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依法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作为人大报刊,依托人大和代表优势,通过代表家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能够及时掌握基层治理的第一手素材。通过对代表家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法律途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总结经验,固定成果,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人心,让依法推进基层治理成为社会共识。
人大报刊通过基地建设推动基层治理。在基层建立研学培训、理论实践、新闻宣传基地,不仅仅能够提升基层人大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还可以更加便捷有效地宣传推广基层人大和基层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典型经验和实践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的社会治理水平。《公民与法治》新闻宣传实践基地(涞水)的建立,能够成为省级全面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试点案例,在搭建起新闻媒体联系基层人大和基层人大代表桥梁,在更广泛更深入宣传推广人大改革发展实践,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传递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的同时,搭建起新时代民主法制普法宣传的新阵地,必将为宣传报道基层治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