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被誉为“白金花”,在农业经济和纺织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国之一,中国棉花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产量巨大,质量优良。棉花的种植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作为纺织原料,棉花支撑着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展现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角色。
8月8日清晨6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王士杰和赵红霞迎着初秋的晴空骄阳,驱车奔赴三百多公里外的盐山县常庄乡大卢村献县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盐山基地。他们经常定期不定期在献县、盐山各地往返,冒着烈日和酷暑深入田间地头,去查看棉花长势并定期作技术指导。十点钟后沧州市农科院张忠波、常庄乡副乡长吕俊勇、合作社理事长苏广进也相继到达。跟随着大家的脚步,我们走进了献县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盐山县基地的棉田里,看到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绿,一株株棉花枝繁叶茂,烈日虽当空烘烤,却依然翘首昂姿,生机勃勃。他们时而弯腰扒开棉株查看棉花的叶面、时而起身查看田间棉花整体长势,并根据棉花长势及病虫害情况,指导合作社做好棉花田间管理工作,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当日下午王士杰和赵红霞及沧州市农科院张忠波一行,又急匆匆赶赴一百多公里外的献县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献县基地。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在献县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棉田里,一架无人机盘旋在棉田上空,边匀速飞行,边喷洒农药。“现在棉花已进入结铃盛期,为了防止枝叶疯长与棉铃争营养,防治烂铃、盲蝽蟓、蓟马等病虫害,用无人机进行控旺防治作业,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赵红霞介绍说。
“献县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沧州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棉花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主要合作推广宜机采、高品质棉花新品种及棉田高效种植新技术,主要推广品种有冀丰272、冀丰1458、冀丰4号、冀丰173和冀丰1271,主要推广技术有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一膜双沟垄作集雨抑盐机采种植技术和棉花与西瓜、辣椒、花生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加新技术每年助农亩增收籽棉70公斤,亩增收益300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棉花种植面积30000余亩。”望着大片大片绿油油的棉田王士杰高兴地说。
献县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月14日,现有职工22人,中级以上技术人员5人。现拥有皮棉加工设备1台套,皮棉加工场1处,占地20余亩;晒场4000平方米;大中型耕作拖拉机、播种机、喷药机、无人机等农机具20余台套;办公面积1200㎡。合作社理事长苏广进今年46岁,从年轻时,便开始帮着家中种棉花。由于植棉效益好,当地兴起了植棉热潮。一户人家种上十几亩地的棉花,年收入两三万元。近年来,随着种植收益下滑,不少农户渐渐地放弃了植棉,转而外出打工挣钱。苏广进却没有停下植棉的脚步。“这些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不少农户都种别的作物了,为啥这么多年你还坚持种棉花,而且种植的面积还不小?”记者好奇地问道。“相较于多数作物,棉花对种植环境和气候的适应性更强。棉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耐盐碱、耐干旱,就算夏季雨大,它也不容易涝死。”苏广进说。
苏广进坚持植棉,引起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沧州市农业科学院专家的关注。随着和专家建立联系,近几年,他引进了不少棉花新品种,试用了多项高产高效新技术。“这两年我们主要种植的是冀丰系列棉花品种,这些品种都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仅产量高、抗性强,而且管理简单、用工少,适合规模化种植;同时,省农科院粮油所的李妙、王士杰和赵红霞等育种专家,还经常来合作社的植棉基地,针对不同棉花新品种的特点进行田间指导,并对田间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大大提升了我们合作社的植棉水平,降低了植棉成本,增加了植棉收益。”苏广进说。
苏广进深知“良种+良法”的重要性,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引进了沧州市农业科学院的一膜双沟垄作集雨种植栽培技术。“一膜双沟垄作集雨模式,是在播种棉花时就进行起垄、播种、覆膜的一次性作业。”张忠波说:“原来合作社多是在平地上种棉,对于雨水的利用率有限。而起垄模式,能有效利用春季小于10毫米的无效降雨,让雨水集聚在两垄间,解决春季干旱难保苗的问题。”为了实现棉花种植多环节的机械化生产,合作社还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引进了棉花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让棉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利于机械化作业。“原本我们在每亩地只栽种3000株棉花,引入机采模式密植后,每亩地栽种棉花增加到5000-6000株。同时采用无人机化控、化学打顶和脱叶催熟技术,这样一来,每亩地可多产棉花50公斤至100公斤。”苏广进说。
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以及棉花育种专家和栽培专家的鼎力支持,增强了苏广进规模化植棉的信心。今年,献县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盐山县流转了2500多亩土地种植棉花。在全省植棉面积逐年急剧下滑的大形势下,苏广进的植棉规模反而在逐年稳步扩大,渐渐地由200亩扩大到500亩、1000亩,直到现在近4000亩,无论技术和产量以及规模,除新疆外,在内地九省也是首屈一指的。植棉基地由献县的一枝独秀,扩展到献县和盐山县的两翼齐飞。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小规模探索棉花与辣椒、西瓜、花生等作物的间作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一季双收、增产增收。
广顺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新品种和新技术,每亩地可收入近千元。接下来,除了管理好献县和盐山县的种植基地,还要在沧县、渤海新区黄骅市等地流转土地,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规模,让这朵‘致富花’开遍整个沧州。苏广进对棉花独有的深挚情怀,使他坚信棉花种植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合作社在省市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在当地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真正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树一面旗帜”的目标,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