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井陉县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政治站位,聚焦中心大局,聚力主责主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大力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大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为实现“修养胜地、经济强县、魅力井陉”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一、着力“三个精准”,科学筹划培训班次
一是精准研判培训需求。我县始终坚持“按需培训”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进行统筹谋划,采取书面问卷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有机结合,“订单式”制定培训计划,每年年初统一印发《井陉县干部教育培训重点班次安排计划》。
二是精准锁定培训对象。坚持按照“单位申报、组织审核”的程序,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统筹管理全县培训,严格把关对象资格,层层筛选培训人员,“点名式”确定调训对象,避免重复参训、多头调训。
三是精准夯实培训保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目标,针对工作中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召开干部教育领导小组部署会议,切实提高培训工作推进力度。在县项目经济发展上升期,依旧保障干教工作经费,始终把干教工作当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二、把握“三个重点”,精心设置培训课程
一是把握党性理论重点。坚持政治统领,筑牢干部思想根基。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干部教育培训最突出位置,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之一,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明确将习贯彻党性理论课程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课和必修课,坚持做到主体班次党性教育不低于20%,党性和理论教育不低于70%。
二是把握服务发展重点。聚焦全县发展大局,围绕“八大攻坚”建设重点,分层分类开设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公文写作等特色课程,组织学员走进全国乡村振兴新样板之地——浙江省安吉、桐庐县;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井陉爱国主义教育馆等教学基地;走进发展先进示范村——邯郸市白沙村、磁山二街等地现场观摩、体验、感悟,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把握能力提升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提高的“七种能力”,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实际,结合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需求来设置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学员的课程界面,提升了学员的综合素能。
三、建强“三支队伍”,统筹保障培训师资
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常态授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常态授课,形成“干部教、教干部”的浓厚氛围。通过以讲促学,提高干部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全县转型发展的新举措。
二是坚持专家学者引领授课。坚持“引进来”,根据班次需求适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多元弥补党校师资专业盲区,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质效。
三是坚持乡土人才特色授课。深挖本地各类人才资源,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实用技术型人才进行授课,多次邀请我县青年企业家高伟栋以自身创业的心路历程与年轻干部交流干事创业的坎坷与不服输的精神,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
四、注重“三个环节”,切实增强培训实效
一是注重训前研判环节。坚持目标导向,做到有的放矢。在制定培训方案时,紧紧围绕培训主题,精心筹划培训内容,全方面考虑参训人员结构,精准确定参训人员名单,力求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注重训中管理环节。重视干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要求分层分级管理培训学员,处级干部和党政正职外出培训,需经县委书记和主管县领导同意并发放提醒函、签订承诺书。其他科级干部外出培训需向主管领导请假,签订培训纪律承诺书。
三是注重训后反馈环节。坚持1周及以上的培训,要求学员,结合自身工作,立足井陉实际,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后呈县主要领导,总结谋划和建言咨政双向发力,为我县乡村振兴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实现培训成效最大化。
在今后的干训工作中,井陉县将进一步科学筹划培训班次、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统筹配备教学师资、着力拓宽培训渠道、多元加强人财保障,扎实有效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建设“修养胜地、经济强县、魅力井陉”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