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法院工作和化解纠纷的双重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民事审判服务人民群众、助力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近日,海港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债权转让纠纷案件,邀请海港区人大法工委委员丁伟、陈丽云、于海燕等旁听庭审,通过“沉浸式”参与、“嵌入式”监督双向发力,在提升司法透明度、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了司法人民性与权威性的深度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在庭审前,合议庭向旁听委员认真汇报了案件基本情况及案件审理的正规流程。委员们认真听取汇报并查阅了案件的主要证据材料。在庭审中,合议庭认真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答辩意见,总结归纳了争议焦点;在法庭调查过程中组织当事人举证、质证;在法庭辩论阶段,组织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辩论。整个庭审过程庄重严肃,程序严谨规范,历时两个多小时。参与旁听的区人大法工委委员“沉浸式”体验了民事诉讼庭审的全过程,对司法公开和民事诉讼程序有了全新的理解,加深了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提高了对司法公正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
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和人民陪审员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人大法工委委员也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调解工作。最终,通过“人大代表说理+法官说法”的双重调解方式,双方达成和解,该案圆满调解结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刘长利、案件审判长李翔宇和参与旁听的区人大法工委委员在庭审后进行了交流互动,双方对如何加强诉源治理,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得到多元化解等事宜展开了研讨。区人大法工委委员还就如何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及今后如何拓宽权力监督的方式和渠道等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这次活动是海港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开展听取代表意见、接受代表监督、共化矛盾纠纷工作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海港区人民法院将一如既往持续推动司法公开制度走深走实,最大程度地畅通民意表达,督促庭审进一步正规化、高效化,努力实现“法理”与“人情”之间的平衡,在推进矛盾纠纷高效、实质性化解上不断探索并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