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区人民法院长城大街人民法庭从1998年开始专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26年来始终秉承司法为民的宗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总结家事审判经验,以爱心、柔心、耐心、细心办理各类家事案件近2万件,有力保护了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了家庭稳定、社会和谐,为辖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法庭先后获得“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全国优秀人民法庭”、“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先进集体”等9项国家级荣誉。
一、雕琢“家庭环境”,营造温馨和谐氛围
坚持以家庭责任担当、亲情维系等为主题,对法庭的整体布局进行“家庭化”装饰和布置,力求在法庭中营造家庭的温暖。设置客厅式家事审判庭,用沙发、茶几代替审判桌椅,以家庭称呼取代诉讼称呼。设置亲情会见室,为发生矛盾的亲人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会见场所。设置心理疏导室,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幽静、隐秘的倾诉环境。
二、践行“如我在诉”,柔性司法温暖民心
坚持“如我在诉”的共情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案件。始终站在当事人立场,以亲人和朋友的姿态、以闲话家常的方式与双方耐心沟通,适时引导双方说出心中真实想法,抓住真正的矛盾点,以真诚的关怀促进双方情感复苏,并把法律条文转化为朴实易懂、接地气的日常话语,将释法说理说到当事人的心坎上,获得当事人的理解和认同。创立开庭预约制度,以方便当事人为目标,由当事人选择自己合适的开庭或调解时间和地点,还可以将法官预约到家中、医院等地,预约案件占全部案件的60%,其中有20%-30%预约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地点以外,既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也使双方更容易接受信任法官,有利于纠纷的最终解决。
三、注重“以调化结”,提升纠纷化解效能
坚持深挖问题症结,以打开当事人心结为目标,始终把调解作为婚姻家庭案件的首要选择。设置民调联络员工作室指导人民调解,民调联络员负责接待诉前咨询、分流和引导,平均每年接待咨询400多人次,其中60%的咨询者了解相关知识后自行解决,10%由人民调解员调解成功。依托党委政府支持,与妇联、司法局等部门建立 “一站式”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化解和诉调衔接机制, 2023年4月至今婚调委成功调解诉前案件53件。在案件调解过程中,始终将思想引导作为调解的基础,调撤率达到90%。注重多环节把握,积极抓住修复节点,建立“疏通三关机制”,在庭前调解关调解率达60%,在庭审促成关实现20%的案件当庭调解成功,在庭后消化关调解成功的案件占全部调解案件的5%;注重把控情感修复节奏,建立“调解三期制度”;根据个案特点建立“调解九法”。
四、加强“爱的教育”,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把办好婚姻家庭案件作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有效抓手,杜绝简单机械“坐堂审案”“结案了事”,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联合妇联、民政、司法局等七部门开办了海港区婚姻教育学校,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倡导建立以感情为基础的平等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力争在解决家事纠纷的同时,引导当事人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共举办婚教学习班200余次,帮助13028名饱受婚姻家庭纠纷困扰的当事人修复情感,参加学习的当事人和好率达30%。创新宣传方式,录制婚姻家庭方面的系列短视频、制作系列宣传手册,方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全面了解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宣传,更好地回应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始终注重案件办理实际效果,建立“回访制度”,不以“案结”为标准,坚持“事了”为目标,将调解工作延伸至案后,制作回访登记表,及时发现、妥善处理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