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至24日上午,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石家庄召开。在大会上,人大代表话民生、议发展、提建议,对河北省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各项举措表示赞赏,对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担当、聚焦民生关切、回应人民期盼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热议“大礼包”中的民生温度
过去的一年,河北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取得了哪些成绩?人民生活有了哪些改善?政府报告中的一连串数字,道出了河北人民的获得感: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全年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与京津共建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新建和美乡村示范村334个,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716公里……一个个鲜活的数字犹如温暖的“民生大礼包”,引发人大代表的热议。
旅游业不仅是经济文化事业,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产业,既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可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河北省去年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明显超过疫情前水平,“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产生了广泛影响。今年,河北省将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长城、大运河文化旅游带,高标准举办“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
河北省人大代表、沧州邮政揽投一站站长张永基对大运河沿岸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感受颇深:“沧州建成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成功举办河北省第六届园博会;南川老街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开通运河夜游线路,再现大运河畔繁华盛景……沧州大运河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作为沧州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对于如何全域推广河北文化旅游,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市文安县李庄农场职员赵蓉蓉有独到的见解:“宣传河北要找准落脚点。赵县的赵州桥、井陉的拉花、承德的康熙大典、大城的红木大集等,都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在区域内找准自己的特色文化,创新、创建自己的文化品牌,让更多的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医疗卫生事业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推动医疗服务共建共享,是人民群众多年来的民生期盼。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与京津共建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三地互认71项资质资格,全面取消京津冀异地就医备案。据悉,从2023年4月1日起,京津冀各统筹区参保人员,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备案,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河北省人大代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对京津冀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效果深有感触。他介绍,保定市儿童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合作已经有9年,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极大带动了保定市儿童医院的发展,缩小了京津冀区域间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差距。他建议在基层医师培训计划中加入更多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师的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百姓冷暖。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去年城镇新增就业近90万人的数字,这个数字来之不易。为促进就业,河北省各地各部门在开拓渠道、就业服务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举措。截至2023年12月底,河北省调查失业率创历年最低,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今年,河北省将多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河北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郝静对新业态就业问题非常关注。她认为,近年来外卖送餐、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快速发展。他们是互联网生态下共享经济的主要服务提供者,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也为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应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让这些“城市奔跑者”歇有场所、学有载体、心有归属,在工作生活中享受到更贴心、更温暖的服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河北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措施不断强化,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我省全力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河北省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本着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的原则,河北省将符合条件的大病重病、重度残疾、突发困难、大额支出等特殊困难农户全部按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并采取3项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今年,河北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百企联百县活动,强化产业、就业、科技等帮扶,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河北省人大代表、沙河市刘石岗镇李石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华梁认为,应提高村干部薪资及待遇,畅通晋升渠道,让懂农村、善管理的人专心做事;加大对乡贤、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等本土人才的关爱,让爱农村、有能力的人有位有为。河北省人大代表、青龙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文化馆辅导员张振峰认为,应把人才振兴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位置,鼓励社会人才下乡,注重乡村人才的培养,把人才留下,把知识转化为乡村的集体财富,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永恒动力。
展现“成绩单”中的民生情怀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共审议地方性法规16部,出台法规12部,统筹修改法规16部,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83件;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开展执法检查11次,听取审议报告55项,组织视察调研369次;邀请代表参加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活动800余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77人次…………”过去一年里,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拿出了丰硕的“履职成绩单”。
增进民生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做好民生答卷离不开人大的法治护航。在这份“履职成绩单”中,“着力提升立法质量,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内容尤为引人注目。
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让立法更有温度。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民生改善,从“小切口、真管用、有特色”入手,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立法。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制定《河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在源头上严防、过程上严管、风险上严控,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献血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强化献血者权益,营造无偿献血氛围,保障血液安全,制定《河北省献血条例》,规范采、供、用血工作秩序,促进河北省献血工作健康发展;在暴雨洪水灾害面前科学有序地避险转移极为重要,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制定《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人大代表在审议时表示,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为出发点,对于群众有呼声的立法项目,发扬立即就办的精神,努力通过立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立法各个环节很好地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了人大代表和公众的参与度,使立法更贴近民意、更温暖人心。
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监督更有力度。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体育法和供热用热管理规定、多元化解纠纷条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解决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专项监督,组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市更新、矿山综合治理、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专题调研,助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美丽河北。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种业振兴、科技成果转化、旅游发展四个重点领域开展省市县乡四级人大联动监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落地落实。
河北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石永贵参与了营商环境联动监督,对联动监督的效果赞叹不已。他表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经济基础,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将人民群众关切的营商环境作为持续监督的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法定方式,充分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声势大、范围大、工作实、效果好,通过人大监督真正实现了促发展、惠民生的目的。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让民生实事更契合民意,让“民生三感”更有厚度。近年来,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府每年都开展涉及教育、医疗、交通优化、居住服务、市容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实事项目。为保证民生实事项目的选择真正体现人民群众需求,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的作用,在市县两级共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2235个,并督促提升实施效果。票决制后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既有道路管网升级改造、数据互联互通这种重大工程,也有“建公厕”“盖自行车棚”这样的“生活小事”,真正实现了百姓按需‘点菜’,政府照单‘做菜’,使民生实事更加接地气、汇民心、聚民力。
人大代表认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不仅体现了人民意志期盼的落地,还实现了民生实事由人民提、人民议、人民定;不仅激活了人大的职能作用,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推动了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真正把民生实事办成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传递“小建议”中的民生关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每件“小事”,都是民生的大事。人大代表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操心事、烦心事建言献策,让许多涉及群众日常生活“小事”的代表建议惠及百姓“大民生”,积极传递“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大情怀。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620亿件,同比增长16.5%,中国人均快递使用量为94件。然而,伴随着快递量的增长,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作为邮政揽投站站长的张永基对此深有体会。“如今,快递一般存放在小区的超市等‘兼职’自提点,极易造成取件混乱、信息泄露、治安等问题。缺乏规范管理的自提点,成为快递小哥和收件人之间完美完成投递工作的最大障碍。”张永基代表认为,应在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时,划定专属场地作为快递末端服务场所,由物业打造便民自提点或者建设智能快递柜,由快递员或者快递公司按市场标准支付一定的派送费。如此,打通投递“最后一米”,既可以满足收件人的需求,又可以维护小区的治安环境。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物业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然而,小区的物业管理也暴露出很多不足。河北省人大代表、隆化县医院院长梅春龙对居民小区物业管理问题非常关注。“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制定‘土政策’,管理不规范、收费不合理、收益不透明,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矛盾重重,影响到人民群众对物业服务和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梅春龙代表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小区物业的监督,严禁物业自行制定“土政策、土规定”;物业公司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接受业主和业委会的监督,并根据履行合同的优劣给予奖励和处罚;规范物业收费管理,提倡按照“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的原则收取物业费,保护业主和物业公司双方的利益。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一些偏远农村没有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也没有社区文化站、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机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很多老年人对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接受程度不高。他们不会玩手机、刷抖音,也难以接受跳广场舞,文化生活很少。”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人大代表,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专注于“原村土布”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作出很大贡献,对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状况也非常了解。她说,单调低质的文化生活会让人长期处于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有可能诱发身心疾病。她建议大力发展接地气的农村文化活动,恢复乡村戏曲舞台,给农村老人送去精神“暖包”。“我省各地日益兴起的打造北方‘戏窝子’行动,为这一设想变成现实提供了机遇。应恢复乡村戏曲舞台,盘活更多接地气的优秀传统文艺形式,打造北方‘戏窝子’,拉动文化经济产业链,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吸引青年一代,留住乡愁,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崔雪琴代表说。
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群体带来一定危害。由于缺乏家人的陪伴、缺少社会交流等原因,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严重,不仅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还带来心理健康、社会治安等诸多隐患。为此,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长李丽娜建议加强家庭陪伴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沟通交流,而不是仅依靠虚拟世界满足精神需求。家庭和社会一起努力,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激励人大工作者以更大力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法治保障。汇聚智慧与共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重要密码,也是决定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人大代表示,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更加可视可感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