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本网专栏

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电力获得感

来源:《公民与法治》2024年第2期   作者:陆京慧  2024-2-27 16:38:38

  电力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保障工农业生产、军事国防、民众生活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足的电力供应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前提和保证,随着严冬和春节的来临,守护万家灯火、保障电网有序运行、电力平稳供应,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为做好年度电力迎峰度冬各项工作,确保电力有序可靠供应,各地纷纷制定政府主导、统筹兼顾、安全稳定、节控并举的供电管理方案。然而,目前在电力供应和设施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应强化电力负荷管理,加强电力设施保护,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电力获得感。

  强化电力负荷管理,保障供用电平稳有序

  近年来,我国能源革命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电力消费持续增长,电网负荷特性发生深刻变化,用电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若出现极端天气、大机组故障跳闸、外来电削减等情况,电力平衡形势就会较为紧张。扎实的电力负荷管理不仅有助于整合可调节负荷资源,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更能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源网荷互动能力,更好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居民、公共服务和重要用户安全可靠用电。

  “‘十四五’期间,全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加快回稳,用电需求保持旺盛。以河北省为例,到2025年河北南网最大负荷达6000万千瓦;受用电需求、供应形势不稳定影响,晚峰最大电力缺口在 1450 万千瓦。”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奎章在调研时发现,目前,在电力负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负荷精准管理技术应用不足,精细化常态化的负荷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电力用户千差万别、生产特性千变万化,为精准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更有效的负荷管理手段。”姚奎章代表说,近来年,在能源主管部门支持下,各地加快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推动负荷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控、统一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在实践中,由于补贴标准较低,一些用户接入系统配合度较低,用户可调节负荷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常态化精细化的资源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市场化机制不成熟,补贴资金来源不足,需求响应难以成为解决长时间电力缺口的有效手段。2022 年,河北省电力公司促请省发改委出台了《河北省电力需求响应市场运营规则》,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对参与用户进行补贴,资金由全量高压工商业用户分摊,具备应对短时间、小规模缺电能力。“如果发生长时段、大规模缺电,补贴资金来源不足,仍需通过有序用电来解决缺口,但有序用电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阻力,协调难度较大,执行效果受到影响。”姚奎章代表分析说。

  三是负荷增长迅猛,调节手段不足,给电力保供带来巨大压力。姚奎章代表举例说:“2022年,迎峰度夏河北南部地区空调负荷 1600 万千瓦,占最大负荷的36%。对于民生空调负荷,居民生活‘年阶梯’电价价格信号引导作用较弱;对于工商业等非保民的空调负荷,涉及工业生产、商业经营活动、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尚无有效的多部门协同机制,难以形成合力推动负荷优化调节。”

  为此,姚奎章代表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负荷管理在电力保供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进一步推进电力负荷管理精细化常态化。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电力负荷管理办法,明确电力负荷管理工作定义、相关权责等内容;各地能源主管部门同步明确电力负荷管理作用,协调用户配合开展负荷管理系统接入工作,推进电力负荷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二是进一步强化需求响应能力建设。各地能源主管部门通过尖峰电价增收、纳入输配电价、市场化交易用户分摊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需求响应资金长效渠道。在需求响应执行层面,建议各地综合统筹需求响应资金能力、可调节负荷规模,进一步明确需求响应执行边界,理清衔接机制,同时明确需求响应执行效果考核规则,提升需求响应保供能力。

  三是进一步强化空调负荷管理调控能力。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通过统一标准、加强宣传、政企协同等举措,积极引导各类负荷统一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共同参与削峰填谷。

  四是进一步发挥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适时推进居民阶梯电价由年阶梯改为月阶梯,引导居民主动调整用电行为,有效压减度夏(冬)高峰期用电负荷。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拉大峰谷价差。

  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

  电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由于电力传输介质的特殊属性,相较于其他能源,电力传输极为依赖电力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发展建设规模与日俱增,全社会用电量及最大负荷相较10年前同比增长65%、75%,对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淑芬在工作和调研时发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增强的同时,一些电力设施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

  一是施工建设破坏电力设施事件屡见不鲜。许多城市都在加快城市建设,一系列利民便民设施也正在加速推进,一大批重点市政工程现场热火朝天。各类工程建设现场点多面广,加之部分施工队伍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不足,在施工前没有积极与供电公司沟通,施工时挖掘机挖断电缆,大型车辆触碰高压线,导致电力设备跳闸风险大幅上升,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占全部故障的比率增加,严重影响供电安全和供电需求。

  二是电力设施周边存在违建、种植树木等行为。长期以来,百姓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在电力设备安全距离内私搭乱建、种植树木的情况颇多。“从供电安全角度来讲,高压电需要安全距离,危险树障、线下危房极有可能造成线路故障;从百姓安全角度来讲,严重的用电安全隐患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危害生命财产安全。”张淑芬代表说。

  三是因抢修电力设施造成资源浪费。供电公司作为公用事业企业,在发生因电力设施破坏造成的停电故障时,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需全力进行抢修复电。更换因外力破坏的电杆、线缆等电力设施材料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抢修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也是巨大的。同时,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偷盗电力设施的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

  四是因电力设施外破造成的损失追偿困难。张淑芬代表分析说,目前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些滞后,对于依法解决电力设施破坏追偿等方面的支撑度不足。在电力外破事故处置中,电网往往处于被动局面,不能有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对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进一步造成国有资产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应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电力设施保护政、警、企联动机制。”张淑芬代表建议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建立电力设施协同保护机制,采取市政道路施工信息共享等有效手段,提升对外力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预警,减少电力设备故障的发生。深化警企联动,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导各地组织开展电力设施巡护活动,防止偷窃电力设备等恶劣事件发生。

  “应规范和加强电力设施周边安全作业行政许可。”张淑芬代表认为,相关部门应从行政许可的事项管理、办事流程、审批服务、服务场所、监督检查等方面构建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体系,特别是在开展涉及电力设施及其保护区施工作业项目时,需征求主管部门和供电企业的意见,全面严格规范电力设施周边安全作业的许可行为,共同维护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为企业、居民的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张淑芬代表建议应完善电力配套法律法规。尽快修订电力法,指导各地修订地方性电力法规,用法律手段持续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力度,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保障电力设施安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提供坚强法制保障。

  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体现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和“硬环境”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电力是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电力营商环境的构建水平对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产生深刻影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电力营商环境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说。

  近年来,各地深化服务品牌建设,打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获得电力”服务新模式,推动实现电力营商环境再优化,人民群众对电力供应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电力获得感持续加强,然而,陈春芳代表认为,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政务平台与电力数据融合共享水平仍需提升。目前,政务平台与电力业务系统贯通水平已大幅度提升,但仍存在区域数据质量差、数据共享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大部分地区尚未将公安可信身份认证应用于电力业务。

  二是社会公共事业联动服务模式仍需加强。目前,全国多地已开展“水电气讯”等公共服务行业联动服务,但在“联合勘查、协同设计”“联合审批、协同施工”以及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建设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服务接入能力仍需提升。

  三是绿色低碳用能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电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能源结构加快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但部分企业在用能理念上仍然比较粗放,亟需在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用能理念,全面推广综合能源应用,有效降低单位能耗水平。

  为此,陈春芳代表建议从信息共享、服务模式、宣传引导等方面着手,提升办电效率,优化用能习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增添动能。

  “一是强化政企信息共用,提升获得电力便捷度。”陈春芳代表建议政府提高各类电子证照数据质量,打通供电公司办电业务系统与各类政务平台数据接口,开放公安可信身份认证渠道,推动实现全口径、全类别客户“零证办电”。

  “二是深化联合服务推广,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接入能力。”陈春芳代表认为政府应在政务大厅设立联办窗口、政务平台上线联办功能,实现客户报装“一窗申请、一单答复”,提供联合交费、统一账单等实用功能,推动建立联合勘查机制,联合办理外线工程施工、占用绿地等行政审批手续,实行并联审批、全程网办、限时办理。

  此外,陈春芳代表还建议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养良好用能习惯。政府加大电能替代推广力度,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结构,加大社会宣传推广力度,培养企业清洁低碳高效用能良好习惯。积极宣传促进能源消费向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培育市场主体绿色电力消费意识,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需求潜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绿色电力消费氛围。

  还有一些人大代表建议,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行动部署。投入资金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乡村电气化进程,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实施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城中村等配网年度改造工程,推进偏远地区网架结构优化和供电质量改善;推进雨雪冰冻维护措施,提高输电线路防灾减灾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电力事业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用电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檀旭涛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