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1月7日讯(记者 张琦)11月7日,秦皇岛市召开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秦皇岛市2024年1至10月,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优良比例93.3%;桃林口水库、石河水库、洋河水库3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100%。
7月1日至8月31日,除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外,全市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新开河、汤河、七里海、滦河4条河流为Ⅱ类水质,其余9条河流为Ⅲ类水质;北戴河8个主要浴场全部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据了解,近年来,秦皇岛市统筹做好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管控,全力推动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强化督导调度。推动“一图两清单”全流域监管、“雨前、雨中、雨后”全过程监管、“测、查、改”全链条监管三项机制落实、落细,常态化开展入海河流支流沟渠排查,及时发布水质预警。
加强日常巡查。常态化开展污染源巡查,成立支流沟渠治理专班,开展13条主要入海河流支流沟渠排查整治,从石河水库、洋河水库、桃林口水库累计调水,向戴河、洋河、人造河、东沙河、饮马河、排洪河等补水2000余万方,确保生态基流,促进水质提升。
注重源头管控。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常态化巡查监管,完成63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确保农村黑臭水体动态随清。
紧盯污水处理。旅游旺季期间,全市17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基础上。同时,提升末端收水及处理兜底能力。
推进工程治理。构建秦皇岛市入海河流流域水质“基因库”,以三维荧光图谱技术为核心,通过采集水质污染特征图谱,建立入海河流水基因图谱库,强化污染源精细化监管,科学精准开展河流总氮治理。
提升数智监管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实现全市入海河流及支流沟渠全流域水系“一张图”可视化监管。
下一步,秦皇岛市将认真梳理水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