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梁红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0月31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燕赵环保世纪行媒体采访团来到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摄影爱好者梁红双正在按动快门捕捉水鸟舞动的瞬间。“太震撼了,太美了,我经常来这里拍摄,真是太激动了。”家住附近的梁红双告诉记者,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没有这么美,也没有这么多水鸟。“现在好了,东方白鹳、白枕鹤、丹顶鹤等众多珍稀鸟类都有了,我们这里还成功申遗,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东北部,渤海湾西岸,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网络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南大港产业园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基于湿地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状况,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绿色经济转型。
“南大港湿地北部处于南大港湿地水循环系统的末端。2015年之前,由于多年来缺乏有效保护,该区域被围垦形成连片养殖池塘,改变了原有湿地地形地貌,割裂了湿地的水文连通性和生态空间。”南大港湿地保护处副主任王立军介绍说
▲项目实施前被多条围堤围垦的养殖池塘
2020年,为改善鸟类栖息空间,提升湿地生态环境,河北省沧州市组织实施了南大港湿地(北部养殖池塘)生态修复项目,通过退养还湿、微地形整理、滩面营造、坡面生态化改造等措施,清理围堤长度4.54公里,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08.8公顷,恢复了由水域-浅滩-生境岛组成的自然湿地结构,有效提升湿地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通过退养还湿、围堤拆除、微地形整理修复后,形成滩面、水面的自然湿地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通过生态保护修复和坚持不懈的治理,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吸引着更多鸟类来到南大港湿地。”据王立军介绍,2021年仅北部修复区观测到鸟类10360只,鸟类数量较修复前同期提升了109%.2022年候鸟迁徙期间观测到鸟类数量2万余只,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东方白鹳、白枕鹤,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随着湿地水体环境和水文连通性改善之后,游泳动物实现了自然恢复,矛尾鰕虎鱼、中华绒螯蟹、梭鱼、鲫鱼等游泳动物的恢复完善了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修复后形成的浅滩和觅食的鸟类
2023年11月,南大港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成功入选“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2024年6月,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列入河北省首批“鸟类天堂”;2024年7月26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