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安厅召开
中国人民警察节主题新闻发布会
通报2023年来全省公安工作
和队伍建设成绩
下面小编带大家回顾河北公安
这一年工作的点滴
★2023河北公安这一年★
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持续加强政治领导,始终牢记“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魂;持续加强执行落实,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来办,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坚定不移履行职责使命,切实筑牢以河北之稳拱卫首都安全的钢铁长城。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圆满完成“两节两会”、中秋国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安保任务。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持续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7万起。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强力组织开展“靖安2023”、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电信诈骗、刑事警情、现行命案同比分别下降7.9%、8.1%、13.9%,现行命案连续5年全破。深化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和“春季守护”、夏季交通安全、冬季突出违法专项整治等行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直接财产损失等“四项指数”同比分别下降。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制定出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2个《实施意见》,系统实施13个方面41项措施,京津冀三地公安机关实现29项同事同标、15项“跨省通办”。雄安新区“冀X”牌照和对外使用“133100”行政区划代码开展户籍管理落地实施,发放车牌3.6万余副以及“河北雄安新区”字样户口本6300余本、身份证1.3万余张。积极构建法治营商环境,制定服务保障企业发展、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3个《若干措施》,各市、雄安新区和167个县(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全部实现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2330个户籍派出所全部推行“户籍+”延伸服务,25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
坚定不移深化公安改革,强力推动全省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公安派出所三年行动实施计划,深化派出所标准化建设和“两队一室”改革,4247个城乡社区、4.9万个行政村实现“一区一警”“一村一辅警”,4个派出所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评定第三批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个和优秀社区警务工作者、派出所民辅警岗位标兵50名。深入实施规范执法行动,对634个行政处罚事项、50个行政许可事项等细化明确,强力推进16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执法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全面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燕赵铁警。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制定落实厅党委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清单,不断健全完善机关党建、管党治警、政治巡察、纪检监督、群团工作等“五大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安部“六项规定”等条规禁令,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和作风纪律整治,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2023年,全省公安机关共有769个集体、4665名民警、1062名辅警、69名学警立功受奖。
110接处警工作
2023年,全省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强化110接处警规范化、非警务警情分流联动、人员走失警情协同处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全力推动全省110接处警工作高质量发展。各级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接听各类报警求助电话,调度处置紧急突发情况。全年共接听110报警求助电话1598余万个。其中,处警444.9万起,接受群众咨询615万起,受理群众求助66.3万起,现场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8万名。
坚持立足职责
全力做好警情接报处置
全省110报警服务台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特别是在2023年防洪抢险、应对寒潮降雪过程中,持续增加值班备勤力量,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科学安排勤务部署,以超常举措确保110生命线24小时畅通高效运转,随时受理各类群众报警求助。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各项工作部署,快速妥善处置相关警情1.5万起,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强化协调联动
共同做好非警务警情处置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部署要求,实现110与12345热线融合互通、数据共享,推动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183.8万起,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热线联动协作更加紧密顺畅;充分加强与综治、社会治理、网格服务、城运中心及法律服务等平台对接联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立体式、多元化协同共治机制。
加强规范管理,提升专业水平
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110报警服务台等级评定,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方位、系统性推进110接处警规范化建设,不断推动110接处警工作提质增效;各地110报警服务台积极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警民恳谈会,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110接处警工作的意见建议,群众满意率不断改进提升。同时,严厉打击恶意拨打110、骚扰辱骂接警员以及谎报警情、造谣恐吓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坚决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
人口管理工作
全面实施“跨省通办”
2023年,全面启动实施户口迁移事项、新生儿落户、户籍类证明出具、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等户政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优化完善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在我省居住生活的省外公民,可以在我省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直接办理这些事项,不用回户口所在地办理,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创业。2023年,通过“跨省通办”办理户口迁移48388人、办理新生儿落户16人、出具户籍证明2031份,为外省居民办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11246张、补换领居民身份证136938张,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423张。
积极推进“一网通办”
依托“冀时办”APP,全省统一实现了暂住人口登记、亲属关系证明、公民身份号码更正证明、补换领居民身份证、新生儿落户、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死亡户口注销等7项高频户政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依托各地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户口迁移、居住证申领及签注、出租房屋申报等事项网上办理,公民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办理户口、身份证。2023年,110万人在网上办理户口、身份证等业务。
全面推行居民身份证“加急办”
为满足公民参加各类考试、报名等事务使用居民身份证的需求,全省公安机关户籍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居民身份证加急办理服务,优先受理、优先制证、优先送达,一般自受理之日3个工作日将证件发给用证人,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2023年,全省公安机关通过“绿色通道”共办理加急证58.9万张,其中高考期间(5月1日至6月9日)办理4.8万张,高考报名期间(10月30日至11月13日)办理2.9万张。
服务保障灾后重建工作
受2023年洪水灾情影响,部分群众户口簿、身份证受损。为保障受灾群众换领补领户口簿、身份证的需要,公安机关推出“加急办”“预约办”“延时办”“上门办”等多项措施,服务保障灾后重建工作。2023年,各地公安机关为受灾地区群众补领换领身份证31377张,制发临时身份证1770张,补发户口簿8131套,办理各类户籍业务28825份,累计为群众上门送证、送户口簿5226人,上门办理户口、身份证29人。
打击刑事犯罪工作
2023年,全省公安刑侦部门立足刑侦职责任务,探索战法创新机制,始终保持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采取雷霆手段,发起凌厉攻势,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为社会安全稳定做出有力保障。
聚焦深挖彻查
打好黑恶犯罪“歼灭战”
充分发挥扫黑除恶主力军作用,坚定决心态度、保持打击力度、加大彻查深度,集中力量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开展。在省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组织指挥下,与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联动,深入开展教育、金融放贷、市场流通三大行业领域整治。坚持“天涯海角、有逃必追”,成功从境外追回涉黑涉恶在逃犯罪嫌疑人6名。
突出打防并举
打好新型犯罪“持久战”
以“四专两合力”(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业技术和抓好内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为总体思路,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两办意见”为主线,统筹推进打防管治建宣各项措施。
紧盯境外打击、两卡犯罪和资金通道,深入开展“云剑”“断流”“荣誉”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快勘快研、快侦快打机制,组织巡回指导、个案剖析和检法会商。组织开展“学习高碑店、打好宣防战、遏制高发案”的活动,筑牢县域反诈防线。以资金预警劝阻工作为抓手,健全完善“刑侦统筹、技网研判、情指派警、派出所劝阻”机制,持续实施“高风险受骗人员保护性处置措施”。
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线上线下开展全民宣传活动,举办“反诈在冀一起来”短视频大赛,营造全民反诈良好氛围。组织开展“断卡”线索打击处理“回头看”,持续强化与银行、通信等部门联合整治态势。2023年,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7.9%,损失数同比下降0.6%,全省共封停涉案“两卡”83.4万张,惩戒“两卡人员”3.1万名,成功从境外抓捕押解犯罪嫌疑人2509人,案件高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运用多重手段
打好“破小案,保民生”专项战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2023年,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破小案、保民生”专项会战,省公安厅定期组织对“民生小案”发案态势进行研判分析,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开展研判,组织各地公安机关强化集群打击,开创性建立“传统侦查+新技术应用+数据侦查”打击模式,围绕打击盗窃、抢劫、抢夺、销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精准发力,高压严打,成效显著。2023年,全省“两抢”案件全部侦破,盗窃现案破案率同比上升20.35%,省厅挂牌督办100起重大跨区域系列案件全部侦破。
坚持重拳出击
打好突出犯罪“攻坚战”
深化命案攻坚,健全完善命案侦破机制,统筹全省优势资源,快侦快破现行命案;强力推进命案积案攻坚,组建省级专家组,提供专家、资源和技术支撑。2023年,我省共侦破命案积案167起,其中,侦破20年以上命案积案104起。
狠抓缉枪治爆,全力摸排线索、锁定目标、攻坚大案,坚决守住“不打响、不炸响”工作底线。
全力查找解救被拐妇女儿童,对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严打严惩强力震慑。通过公安机关及时采血比对,帮助196人找到亲人。
强力缉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综合运用侦查技术手段,全方位开展在逃人员缉捕工作,2023年,全省抓获网上在逃人员同比增长46.83%。
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受短视频“流量经济”刺激影响,网络谣言的内容广度、制造手段、传播速度、更新频率、影响范围以及社会危害性都在显著增强。去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和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重拳打击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同步开展网络平台综合治理和普法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抵制网络谣言,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
依法依规严惩违法犯罪活动
全省公安机关依托“净网2023”专项行动,将网络谣言作为重点打击整治的“网络乱象”之一,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的违法犯罪线索,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通过炮制、转发虚假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重拳打击编造虚假警情、疫情、险情、灾情,故意扰乱社会秩序,引发人民群众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2023年4月至7月,针对热点事件中谣言高发等突出问题,根据公安部部署要求,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查处了一批网上造谣传谣的违法犯罪活动。
2023年12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省公安厅迅速落实有关部署要求,聚焦解决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等突出问题,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据统计,2023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130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370名,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200余条,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50余个,有效挤压造谣传谣活动生存空间。
持续加强网站平台综合治理
全省公安机关立足职责定位,坚持以打促治、以打促管,以重大网络谣言案件为切入点,拉网式排查网站平台监管漏洞问题,通过警告、责令整改、罚款等措施,查处了一批不履行互联网主体责任和义务的平台。不断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管理规范和社区公约,推动建立违法账号“黑名单”制度。指导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聚焦社交媒体、直播和短视频等重点平台应用开展执法检查,共整治互联网平台企业51家次。指导互联网企业加强辟谣宣传力度,及时发布转载辟谣信息,督导网站平台清理网络谣言信息,与公安机关联合发布“拒绝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环境”倡议书,努力营造良好网络氛围。
多措并举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公安部决定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下一步工作中,全省公安机关将突出多部门多警种协同发力,经侦、刑侦、网安、督察等多个警种共同参加,并推动与宣传、网信、工信等部门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坚持以打促管,将依法侦办一批在网上编造传播谣言信息的重点案件、典型案件,采取专案挂牌督办、个案指导调度、类案归纳分析、定期情况通报等措施,确保依法打深打透;坚持“三打三挖”,即“打团伙、打链条、打生态,挖幕后、挖金主、挖资产”,以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的网红大V、“网络水军”团伙等为目标,查明黑灰利益链条,彻底穿透行业运行生态,不断提升网络谣言案件类案打击和生态打击能力;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完善网络谣言打击查处、辟谣宣传、综合整治等全流程处置工作模式,推动网络舆论生态长效综合治理。
禁毒工作
2023年,全省各级禁毒委和有关部门坚持厉行禁毒方针,忠实履行禁毒职责,统筹推进“打、防、管、治、宣、建”各项禁毒措施,禁毒工作整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拓展。
强化主动进攻
重拳出击严打毒品犯罪
全省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建立完善情报共享、流转传递、落地侦查、反馈协作等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强化集群打击,成功组织开展集群战役11次,创新的“集群打零”河北模式,受到国家禁毒委通报表扬,我省在全国缉毒侦查工作会议上做经验发言。加强拔钉追逃,成功抓获“钉子”在逃犯罪嫌疑人4名。全省共破获毒品案件7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12名、缴获各类毒品79.43公斤,有力打击震慑了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6次给我省公安机关发贺电、嘉奖令。
强化重点管控
最大限度消除涉毒隐患
紧紧围绕吸毒人员排查收戒、制毒物品管控和重点地区整治,分类管住“人”、精准控住“物”、集中整治“地”,切实消除各类涉毒风险隐患,全力遏制毒品社会危害。
深化吸毒人员排查管控。严格落实逢嫌必检、社会面清查、检查站筛查等措施,推进平安关爱行动,共查处吸毒人员3816人次,责令社区戒毒1439人。积极推广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拔针”(对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体内“拍针”行为进行依法处理)送戒经验做法,全省累计“拔针取物送戒”187人,国家禁毒办专发通报肯定。创新推动禁戒毒融合发展,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制定指导意见、管理办法,144个指导站与戒毒康复中心实现合署办公。
提升制毒物品监管能力。聚焦制毒物品源头管控,紧盯重点要素和关键环节,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逐一建档、分类管控、分级预警。破获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案件18起、制毒案件6起;聚焦新型毒品问题治理,深入开展芬太尼类物质专项治理,强化麻精药品、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打击整治行动,破获贩卖麻精药品案件97起,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案件76起;聚焦护航企业发展,主导推动京津冀易制毒化学品行政许可“跨省通办”已获公安部同意支持。全年共审批各类许可备案7.95万次,企业群众满意度达100%。
深入开展禁毒重点整治。认真落实《河北省毒品问题严重地区责任考评实施办法》,下大力气整治重点地区。对个别地方涉芬太尼类物质、甲卡西酮、麻黄草和罂粟壳等问题隐患,开展专项治理,列入全省禁毒执法绩效考评指定项目,确保取得实效。
强化综合施策
持续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坚持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禁种铲毒和示范城市创建,全面提升毒品问题综合治理能力。
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把青少年学生作为重中之重,多部门联合举办第二届全省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首届全省大中小学禁毒征文活动、第五届禁毒书画设计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评选优秀作品600余篇;坚持关键节点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召开各级禁毒新闻发布会12次,组织各类宣传活动5.2万余场,全省建成开放式禁毒教育园地、主题公园247个,持续掀起全民参与禁毒斗争热潮。
全环节强化禁种铲毒。突出组织推进,省、市、县均成立禁种铲毒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省禁毒办组织召开专项行动调度会,成立7个督导组,划片包干、上下捆绑、一体作战;突出科技支撑,省级连续三年通过卫星和无人机航测,提升禁种铲毒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突出执法打击,查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刑事案件74起,有力震慑非法种植违法犯罪行为。
全领域创建示范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委第二轮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省禁毒办多次派出工作组赴保定、沧州、唐山督导调研指导,组织三市打造典型样板。保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将创建工作纳入文明城市、社会稳定评价、平安建设、政府绩效等多项考核内容,聘请奥运冠军担任禁毒形象大使,打造特色禁毒品牌。唐山挂图作战、按图督战,实行月通报、季调度,举办大型禁毒公益健步走活动,大力推广丰南、滦州吸毒人员管控试点经验,带动全域禁毒工作提档升级。沧州成立由政府市长任总指挥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建成毒品预防教育基地19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19个、康复工作站197个,配备专职社工200余人,擦亮“文武沧州、无毒狮城”特色名片。
群众的平安
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群众的满意
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河北公安
将继续肩负职责使命
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