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能找到被告,当面解决这起纠纷。真是多亏了法官的用心……”原告李某由衷地感叹道。近日,易县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和赞誉,而这起案件在几天前还因为无法找到“失联”的被告而停滞不前。
原告李某和被告刘某是多年生意伙伴,被告经营着一家石材厂,而原告多年来一直给被告供应锯片,两人一直合作的比较默契,可未曾想,被告刘某却在2023年底时突然联系不上了,电话不接、微信不回,石材厂也人去楼空。李某慌了神,想到被告刘某欠自己的货款,便到法院寻求帮助,希望法院帮自己要回货款。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便第一时间拨通了被告的电话,两个电话号码均能打通,但却始终无人接听。“法官,是不是跟我说的一样,他就是故意逃避呢,我也打过他电话好多次,可就是通了没人接,你看我给他发的微信,也是没人回……”原告李某一边举着手机让法官看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一边气愤的说。“好的,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联系上他的。”安抚完原告的情绪后,承办法官便通过邮寄方式向被告送达应诉手续,结果是无人签收被退回。鉴于此,她又和团队干警一起前往被告的户籍地还有原告提供的其他住所地寻找被告,但均一无所获。另外,承办法官还从被告户籍地的村干部处了解到,被告及其家人多年不在本村居住,私下和他们家也没啥交集,也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案件至此,按照法律关于送达工作的相关规定,若穷尽其他送达手段一直无法送达,该案件就只能采用公告方式送达了。公告送达,对当事人来说,不仅耗时,还增加了诉讼成本;对法院人来说,也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实质性化解矛盾争议。 案件到这个阶段,承办法官仍未放弃寻找被告,她不厌其烦的翻阅卷宗,边看边思索,突然她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便见她拿起手机,开始忙忙碌碌的一顿操作,坐在她对面的书记员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一上班,承办法官便拿出该案卷,让书记员出具调解笔录,书记员此时还一脸迷茫,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您是如何找到被告的?原来,承办法官在翻阅卷宗时,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既然电话能够打通,便意味着被告并未更换电话号码,可能是出于畏惧心理,不敢接陌生电话,于是她便换了一种方式,开始给被告的手机发短信,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找他的原因,一开始当然并没有回应,可是一连十来条苦口婆心,耐心细致的单方面短信沟通后,终于在当天晚上的九点钟,承办法官接到了被告主动打来的电话……
法官向刘某表明身份并告知了原告的具体诉求,与刘某核实事实及拖欠货款金额后,释法明理、分析利弊,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刘某最终同意来法院与原告协商处理。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完字的那一刻,承办法官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连日的疲惫也在当事人的笑容和感谢声中一扫而空。
送达工作是诉讼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文书能否顺利送达不仅关系到案件的正常审理与执行,还关系到涉诉当事人诉讼权益的实现。下一步,易县人民法院将继续践行办案着眼细节、解纷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力求处理每一个案件都做到真正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