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7月12日电 7月12日,“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展于浙江杭州开幕。现场展出百余件敦煌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达30多件/套,包含众多国宝级文物。此外,有着“众神的殿堂”之称的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复原场景也于展览中亮相。
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的商路,连接了中西两大文明,其也因文化互动,留存了诸多文化遗产。当天,“2023丝绸之路周”在杭州开幕,“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是本届“丝绸之路周”的主题大展。
展览以敦煌相关历史文物为载体,设置古代敦煌的政治与经贸、古代敦煌的社会与生活、敦煌与浙江的千年之缘、敦煌洞窟与壁画艺术四大单元,展出敦煌考古出土的石塔、丝绸、简牍、画像砖、经卷等,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明交流互鉴。
现场展出的北凉高善穆石造像塔约有半人高,看着并不起眼,但却是国宝级文物。玄机何在?
甘肃省博物馆历史部副主任刘光煜表示,在中国,北凉时期的石塔现存16座,这是最完整、最精美的一座,是北凉时期佛教盛行于河西的历史见证。
从外观上来看,八面形的塔基上,都刻着八卦符号。顶端宝盖象征天穹,阴刻北斗七星。“这座石塔上面的易经八卦和北斗七星,就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刘光煜说。
现场还展出大量来自敦煌的文物,如唐石碁子,于敦煌南湖寿昌城采集。寿昌城内处常可见到黑白两色的圆形小石子,有光滑细腻的成品,也有未经加工的黑白碎石堆。经考证,这就是古代围棋子。根据考古发现的文献记载,唐代寿昌城中可能有一个具有传统精湛工艺水平的围棋子制作基地,棋子的声名远扬到了当时的京城长安。
现场展出的敦煌研究院藏的景教十字纹铜牌饰,也是文化交融的证物。
它出土于敦煌莫高窟北区,是一件佩戴的徽章。景教是唐代时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十字架牌饰是入教者信仰的标志。这件珍贵的景教遗存物,是敦煌作为丝绸之路多种文明交汇地的又一例证。
除了出土文物,现场还复原敦煌莫高窟第285窟。据悉,第285窟中的内容以佛教为主体,同时融合了道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古希腊神话等,是展现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
此次展览举办地浙江杭州虽然与敦煌相隔万里,却缘系千年。据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介绍,汉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的青瓷器中就出现了众多的胡人形象。
如杭州市临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晋青瓷堆塑罐上,就有头戴尖帽的胡人杂耍和胡人骑狮形象。季晓芬表示,这说明西晋时期,就有胡人在杭州生活。
“文明的进步来自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季晓芬表示,希望观众通过此次展览,看到千百年前祖先们的智慧,丝绸之路的精神,即和平、合作、包容和开放。
据悉,此次展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将持续至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