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动态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论坛新声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聚焦河北

法治赋能促振兴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2023-4-17 9:15:29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上用心用情,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样形式,法治宣传在城乡全覆盖上、信仰法治上、优化营商环境上、固本强基上着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全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宣传教育在城乡全覆盖上着力

  法治宣传是做人的工作,人民群众在哪里,法治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走进栾城,在广袤的田畴,春耕春管的田间地头,到处活跃着法治宣传员的身影,栾城区司法局把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到乡村、农家庭院,融入到乡村振兴全过程。一是法治宣传走村入户。组织政法委员、法律顾问、法律工作者、法律明白人聚村头、进集市开展普法宣传和政策宣讲,引导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培育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的栾城镇小周村,村两委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微博帐号、抖音帐号等新媒体方式,线下普法宣传活动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今年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8件,矛盾纠纷调处率、调处成功率均达到100%,无信访案件发生,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依法调解”的预期目的。

  二是服务“三农”及时跟进。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法治宣传教育中,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开展法律服务“三农”工作,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深入乡村,开展农资打假普法宣传活动,护航农业生产安全。针对涉及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农机等重点领域,向群众讲解涉农资产品的商标侵权、虚假宣传、含量不足、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和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增强农民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

  三是法治宣传形式多样。为了使《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走进寻常百姓家,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法治宣传,以线上课堂、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通过建设《民法典》小广场、法治宣传一条街、法治墙等形式,进一步完善《民法典》宣传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素养,让《民法典》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守护神”。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栾城镇南浪头村党支部书记冯乐勇深有感触地说:“随着法治宣传的深入推进,现如今咱村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已成为首选。因为依法处理矛盾纠纷让群众心服口服,村里也更加和谐稳定了。”

  法治宣传教育在信仰法治上着力

  法治宣传从娃娃抓起。为了营造信仰法治的氛围,专门给全区74所中小学校配备了兼职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们为了法治宣传贴近生活有活力,他们不断创新授课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法治宣讲、模拟法庭、竞赛演讲等方式,助力学校开展“平安校园”、“无毒校园”创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违纪,全面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向纵深发展。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在区政法委、区教育局、区司法局联合组织推动下,法治副校长们结合发生在身边鲜活真实的典型案例,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深入栾城区74个中小学校,向广大在校师生重点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依据”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助推了创建“平安校园”进程。建好法治宣传阵地。围绕“法律九进”以“法治九建”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法律大讲堂等现场服务,建设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一条街等法治文化阵地,创作法治动漫、法治情景剧等法治文化原创作品,教育人引导人。

  法治宣传教育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着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泛开展法治护航,让企业在法治的轨道上更加行稳致远。一是主动靠前服务。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利用新媒介“掌上栾城”公众号及时公开公示《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的22个领域、360项具体轻微违法违规行为,要求各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保证了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对《河北省行政执法禁止性清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送法进企业。持续开展“访千企送法进企业”活动。对区重点企业、私营企业、小微企业进行走访座谈,与企业家代表进行“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发放“省市区1+20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等惠企政策明白卡,畅通法律服务渠道。市、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积极进企业开展法律宣讲,就企业关注的工伤条例、合规管理、安全生产、经济纠纷等问题进行了“以案释法”式讲解,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送上了丰盛的“法治套餐”。三是开展法律咨询。采用线上多种形式服务企业发展。利用掌上栾城、法治栾城、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企业微信群、乡镇企管委企业微信群开展“不见面”式法律宣传,接受网络咨询千余人次,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延伸法律服务体系链条。以石家庄市装备制造产业园未来科技城为试点,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采取“电子法治融屏+律师走访+普法宣讲”形式开展法律服务,配备智慧法治融屏,设置法律咨询意见书和法律文书模板等多个板块,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的免费法律服务,有效满足了企业的法律需求,提升了企业的法治意识。

  法治宣传教育在固本强基上着力

  为了使法治宣传更有温度,解决百姓疑难的举措更贴实际,真正让法治宣传为基层治理助力、为乡村振兴赋能,法治宣传在固本强基上着力。一是从系统思维考量。综合考量法治宣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抓好当下、又谋划好长远。会同区法院、区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积极开展人民调解进村居、公益诉讼进社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实现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二是从底线思维考量。综合考量法治宣传与社会安全稳定的关系。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上用心用力用情。为守护好老人的“钱袋子”、“养命钱”,专门组织公安干警、律师在惠源等社区乡村通过以案说法、解答疑惑、帮助老年人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防诈骗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讲解养老诈骗的常见套路、作案特点及防范方法,耐心答疑解惑,仔细叮嘱老人在生活中要提高防骗意识,不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内容,警惕“投资理财”“养老产品”“缴纳养老金”“以房养老”“保健品治病”“老年婚恋”等骗局。三是从法治思维考量。综合考量法治宣传与平安建设的关系。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抓紧抓实抓好,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全力护航乡村振兴。区消防大队通过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等九进,向社会向群众发放消防知识宣传页,重点宣讲了居民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火灾类型、分析造成火灾伤亡的原因,详细讲解了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燃烧的基础知识、如何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火场疏散逃生自救办法等消防常识。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法治宣传,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区173个村,每年1200余起矛盾纠纷在法治框架下妥善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栾城区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进京表示。(原创 余保成 聂云勇)

责编:檀旭涛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