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鲜明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王建广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论述感触很深。
“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人才、产业、乡村建设。”结合近年来在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以及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了解,王建广梳理了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问题。
他发现,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下难、培育难,青壮年少、返乡高校毕业生少等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在生活、文娱、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失衡,能够提供的优质资源和岗位少。“最主要的还是‘回村没出息’的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然而,农村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不够长、相关政策不明确,造成了村与村之间产业规模、产业收入差距明显,很大一部分农村特色产业深加工不够,也导致中央政策落地困难。
在乡村建设方面,农村道路、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问题,导致使用周期不长。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很多村庄内部房屋年久失修、杂乱空置,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这些问题不止在一村一户出现,因而需要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广大基层农村存在的‘通病’。”今年全国两会上,王建广带去了《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
他建议,在国家层面以更大力度抓好宣传教育,尤其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逐步扭转社会长期以来的舆论氛围和固化思想。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号召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创业能手等回归家乡、建设家乡,加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制定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以更大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为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和发展条件。
在国家层面给予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市场支持,对发展较好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给予倾斜,充分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
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为集体土地利用、土地流转、空心村治理以及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提供根本遵循和明确指导。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管护,出台政策要求、制定考核办法,推动县、镇、村在基础设施管护上投入更大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