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作者:陈雪
近日,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意外“出圈”,媒体报道纷纷使用了“爆火京城”“人山人海”等标题。不过,单看名字“图书订货会”,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主要聚焦行业内部的展会。很难想象,若是其他某种产品的订货会,是否还会引来这么大的关注。是出版业的春天来了,还是读书人变多了?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实证的问题。但一个更为直观显著的现象是,今年的图书订货会发生了一次功能转变:在知识分子、出版机构、读者以及媒体的共同推动下,出版业带有发行性质的展会成为一个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其聚合性和辐射性彰显出文化界巨大的活力。
这场不期而遇的书展之热背后,是人们复苏的“斯文之心”。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读书这件“天下第一等好事”,仍能掀起一番热潮。当人们为追求知识踏入人海时,拥挤也被赋予了一层喜人的色彩。今年的订货会被读者们当成大众书展来逛,还有不少人惋惜,40万种图书的聚会怎么只有短短两三天时间。拥挤和惋惜,都说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长,“全民阅读”还有许多发展空间。是斯文之心,亦是“思文”之心。
书展之热还有赖于众多思想文化界名家的参与,这是印刷文明独有的人文传统。现代出版业为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它遥接文人雅集,近似沙龙文化,颇有“斯文在兹”的意味。其实,近些年咖啡馆的流行、实体书店的回暖也有同样一层背景。这些公共文化空间,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和学问,20世纪30年代,身为编辑的沈从文、萧乾就常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召开茶会,以文会友,聚谈约稿;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内山书店,上海的工人阿累也许就不会偶遇鲁迅,也就写不出被收录进语文课本的那篇著名散文《一面》了。同校园一样,书店、书展等也为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实体空间,以微小力量推动文明的进步。
这次订货会还让人们重新看到了面对面交流不可替代的价值。过去几年,线上沟通方式越来越便捷、成熟,成百上千的人跨越千万里,也能完成一场对话。快速发展的多媒介沟通一次次地注释着传播学者的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也一次次地印证着后来人对这一理论的补充——延伸的部分也许只是我们的“义肢”。
多媒体时代,交流需要“心连心”,更需要“面对面”“手拉手”,因为这样的沟通更富有“灵韵”、更加深入、更具有创造力。文化艺术之所以有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美称,不正在于这一份份不可量化的灵感与创造吗?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2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