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动态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论坛新声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论坛新声

以法治力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2023-2-2 12:24:5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1年6月1日,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依靠法治、遵循法律,充分发挥法律的引领、规范、推动、保障作用,让法律制度的牙齿有力“咬合”。2022年3-10月,正值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为使良法在唐山市更好落地生根,市人大常委会对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洁指出“我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首秀聚焦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要全力以赴,为全市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树立法治思维,深化“三个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按照监督法规定,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法定职责。那么,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的第一场执法检查,为什么选择《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出台不到1年的法律呢?

  “我们开展这项执法检查,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决策部署和总书记讲话精神,把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作为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和实际行动;二是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全市大局,通过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促进政府树立法治思维谋划工作、依据法律规定推动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工作,依法推动解决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唐山市乡村振兴奉献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三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通过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维护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检查组组长李贵富说。

  遵守法定程序,把握“三个突出”,夯实基础,做足准备

  执法检查作为一项周期相对较长、程序相对复杂的监督手段,必须做足前期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执法检查工作质量和效果。唐山市人大常委会把握“三个突出”,为执法检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专业性,配强执法检查组成员。作为执法检查工作的主体,检查组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执法检查的工作效果。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考虑乡村振兴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在成立检查组时,邀请了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咨询专家,确保了广泛性、专业性和代表性。并召开了培训会议,组织开展对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使检查组成员准确把握检查目的是什么、检查依据有什么、检查过程查什么、方法步骤是什么,为执法检查奠定扎实基础。

  突出针对性,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是执法检查顺利开展的前提。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贯彻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全市重点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和人大代表建议,确定了6大方面的检查内容和4个阶段12个检查步骤,并广泛征求了市直有关单位、农委委员、咨询专家的意见建议,使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突出联动性,加强统筹凝聚合力。执法检查工作,涵盖内容广、涉及部门多,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唐山市人大常委会以“三个对接”畅通联系渠道。一是与市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工作现状;二是与县(市、区)人大对接,及时了解基层人大工作动态及好经验好做法;三是与咨询专家、委员、人大代表对接,及时了解专业人士和基层群众的声音,全面客观掌握第一手情况。

  按照法律规定,坚持“三个结合”,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把握好执法检查“查什么”“怎么查”,是确保执法检查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五个结合”,高效率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深入开展。

  一是点与面相结合。《乡村振兴促进法》共10章74条,唐山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梳理了六个方面的执法检查重点,包括促进产业发展情况、推进乡村建设情况、乡村治理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制定扶持措施情况等,确保有选择、有重点、有主攻方向,通过“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找准症结关键和深层次原因。

  二是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是本次执法检查的亮点之一。检查组除开展常规的集中检查、座谈交流外,加大了“四不两直”暗访的力度,将身子下沉,深入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基层群众,察实情、听民意、找短板。检查组坚持既看“门前”“脸面”,也看“盲区”“死角”。群众反映好的工作要看,给予肯定和鼓励;群众意见大的方面要查,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比如,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既看示范村、样板村,也看提升村、后进村;既看清山秀水、风景如画,也看背街小巷、纳污坑塘。检查过程中共开展集中检查4次,召开座谈会6次,暗访8次,实地查看点位33个。

  三是执法检查与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相结合。邀请乡村振兴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相关建议的人大代表、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参与执法检查,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举措。市人大代表、农委委员、唐山市农科院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永存全程参与了执法检查,在他看来,让更多代表、群众参与执法检查,有利于听取原汁原味的基层声音、更好发挥监督实效。本次执法检查,共邀请、走访了人大代表、种养殖大户、村干部、村民等不同层次的人员共35人。在此基础上,还采取市县两级联动的方式,各县(市、区)同步对本行政区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实现了监督全覆盖,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底色。

  通过“三个结合”,检查组深入田间地头、村屋民舍、养殖基地、项目现场.....察实情、听民声,全面了解全市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共梳理问题线索30余条,并指出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宣传培训还不够深入、富民产业还不够强、乡村建设仍存在短板、乡村治理面临难题、扶持政策还没完全落实到位等问题。

  依照法定职责,开出“五味药方”,找准病根,因病施策

  检查组把提出意见建议、依法推动工作作为执法检查的落脚点,力求使执法检查成为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

  10月27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报告总结了全市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精准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的建议。

  ----浓厚普法学法氛围,推动依法振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深刻领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质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法律意识,真正让这部法律成为指导乡村振兴工作的“百科全书”。一是将《乡村振兴促进法》纳入我市“八五”普法规划。二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该法列为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确保他们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条款规定、灵活用以指导工作。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全方位、渗透式普法宣传格局,营造依法推动乡村振兴浓厚氛围。

  ----全力做强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本着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拓宽产业形态的原则,以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促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围绕提升联农带农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推进绿色农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发展,并将农民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共享增值收益。二是围绕拓宽增收渠道,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三是围绕提高品牌价值,创新营销手段。此外,要依托唐山特色资源和特有风貌,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力争培育几个“土字号”“乡字号”品牌,传承我市乡土文化和气息。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建设宜居乡村。一是加快补齐包括无障碍设施在内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短板,逐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布局衔接、功能互补和互联互通。二是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养老服务水平,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协同推进城乡环境保护,深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乡村善治。一是选好带头人、建强党组织。选优配强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发挥其“领头雁”作用。同时加快建设宜居宜业乡村,“筑巢引凤”,吸引各类人才回村发展。二是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支撑,引导群众弘扬优良传统、促进乡风文明。三是探索乡村治理新形式。同时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从乡村风貌、传统技艺、文化资源等方面,形成乡村的独特魅力,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

  ----严格落实法律责任,确保依法行政。一是落实好法律主体责任。市政府要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农业农村局要进一步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其他各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二是落实好扶持政策责任。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千方百计撬动社会资本、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同时新增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用地需求。三是落实好监督检查责任。市政府要定期对县级政府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每年向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在按照法律规定和相关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落实落地。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要求,持续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法律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行稳致远,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唐山乡村振兴场景筑牢法治基础、贡献人大力量。(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 周向新)

责编:檀旭涛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